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

是什么限制了姚明发挥

赛季姚明一共参加了32场比赛(赛季初27场,复出后5场),综观这32场比赛,3月13日对阵太阳的比赛,是姚明本赛季最沉痛的“滑铁卢”。在此之前,姚明只有5场(包括战快船受伤那场比赛)比赛得分低于20分,而命中率则只有6场(同样包括对阵快船)低于40%。 有个问题再次浮出水面,到底姚明“惧怕”什么样的对手?或者说:现在能限制姚明发挥的到底是什么?
根据姚明的发挥来分类,32场比赛可以分为三类——
第一类是姚明发挥比较出色的比赛,数据标准为:得分和篮板同时超过赛季平均值,或者一项超过另一项大致相当。 这类比赛大致有14场,多数集中在11月和12月份。对手包括:达拉斯小牛、纽约尼克斯(2次)、迈阿密热火、底特律活塞、华盛顿奇才(2次)、金州勇士、洛杉矶湖人、洛杉矶快船、波特兰开拓者、新泽西篮网、明尼苏达森林狼和奥兰多魔术。
这些对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内线都有一个大中锋且实力不弱。
第二类是姚明发挥失常的比赛,数据标准为:得分没上20或者命中率低于40%。
这类比赛大致有10场,除去对阵快船意外受伤,其他9场比赛的对手分别是:新奥尔良黄蜂、菲尼克斯太阳(2次)、明尼苏达森林狼、克里夫兰骑士(2次)、波士顿凯尔特人、圣安东尼奥马刺和芝加哥公牛。
第三类是姚明大致发挥正常的比赛,共有8场,不再一一列举。
从对手与姚明发挥的对比不难发现,凡是姚明发挥出色的比赛,迎战的基本都是内线拥有大中锋的对手。小牛有丹皮尔、热火有鲨鱼、活塞有穆罕穆德(当时)、奇才有伊登托马斯和海伍德、勇士有别德林斯、湖人有拜纳姆、快船有卡曼、篮网有科林斯和科斯迪奇、森林狼有布朗特、魔术有霍华德和米利西奇。
因为这些对手的内线并不虚弱,所以对姚明的包夹并不十分坚决,姚明因此获得了更多低位一对一的机会,发挥出色也属正常。(唯一有变化的是森林狼,从不包夹到包夹,姚明的数据变化也随之出现大的变化。)
由此可见,姚明已经不“惧怕”身高、力量都不错的传统中锋,而像别德林斯这种灵活型的高大对手,因为无法得到团队防守的帮助,也无法对姚明构成大的威胁。
那么,姚明到底“惧怕”什么样的对手呢?
坚决包夹的对手:
前边提到了森林狼的防守变化,导致姚明的数据变化。第一次对阵森林狼姚明得到25分10个篮板,15投11中;但第二次对阵森林狼,姚明只得到14分8个篮板,19投仅5中,且出现7次失误。
其实,“包夹”一直是限制姚明的最佳防守策略。而每当姚明面对包夹时,速度和力量上的劣势就全部显现出来,最终结果往往是失误增多,命中率下降。
对于破包夹,姚明也许需要多看看邓肯的比赛录象。就像邓肯当年看麦克海尔的录象一样,看录象往往可以让一名球员更上一个层次。
死缠烂打的对手:
如果防守能力还不错的对手铁了心要跟你对子,要么你把他打爆,要么你被他搞得六神无主。
当面对大本、大Z、钱德勒、邓肯这样的对手时,姚明并没有将对手“打爆”。尤其是对阵大Z时,两次都被对手的太极式防守扰乱了心神。大Z虽然攻击力已经大不如前,但速度和身高确实很适合防守姚明,两次对阵骑士,姚明分别出现6次和5次失误,而命中率也都没有超过40%。
爆发力好的小中锋:
在姚明发挥失常的10场比赛中,有三场面对的对手是爆发力超强的年轻小个中锋。两次对阵斯塔德迈尔,一次对阵东部新贵艾尔·杰弗森。
在防守中,姚明跟不上对手的脚步;在进攻中,姚明的移动和出手速度又给了对手盖帽的机会。同时,在与太阳和凯尔特人的比赛中,火箭更像是一支速度型球队,这也进一步限制了姚明的发挥。(不是速度限制姚明,而是火箭一起速,外线就会架起无数发射塔,姚明拿球机会就少了。)
在被小个中锋扰乱心神的同时,对手再祭出包夹的杀手锏,就像最近太阳那样,姚明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。
无奈小个爆发力好的中锋,说明姚明真正的不足还是“速度”——移动速度、出手速度、弹跳速度!
队友的发挥:
此点不再赘述,大家可以观察下火箭的比赛。
当力量型中锋不再是真正的对手,真正能阻挡姚明的发挥的就剩下速度和爆发力。当然,还有自己的心态。

没有评论: